產前產後的情緒健康
2024-09-03
婦女若在產前或產後出現情緒問題,她們的精神狀態、日常生活、工作表現、甚至與伴侶的關係和孩子的成長等,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。
產前抑鬱
在懷孕期間,若媽媽患上抑鬱,胎兒流產或早產的機會可能會較高。研究資料顯示,孕婦若出現明顯抑鬱或焦慮的情況,她們有較高機會患上產後抑鬱,嬰兒亦會有較多情緒和行為問題。
產後抑鬱
在分娩後,由於荷爾蒙的變化、角色的轉變、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的問題,媽媽可能有較高機會出現情緒問題。產後抑鬱會影響媽媽養育嬰兒的能力,並對嬰兒的身體健康、心智成長和行為情緒發展帶來潛在的影響。若媽媽出現產後抑鬱,配偶亦有較大機會受情緒困擾。
衞生署為每一位到母嬰健康院作產前產後檢查的婦女,提供及派發相關的資訊,如有關產前、產後護理的資料等,讓媽媽及其家人能夠減少憂慮和壓力,順利過渡此階段。醫護人員亦會提供產前及產後的情緒評估,及早識別有需要的婦女,從而作出適當的跟進和轉介。
預防產前產後抑鬱
- 懷孕前宜有充分的準備和安排,包括財務及心理方面等。
- 減少巨大的生活轉變,如轉工作、搬家;若不能避免,也宜按其重要性及緩急先後次序作出安排。
- 接納身體狀況或能力上的限制,避免過勞。
- 對養兒育女抱切合實際的期望,有助適應產後的生活。
- 透過參加社區志願機構所舉辦的相關講座及工作坊,學習更多有關懷孕、分娩和照顧嬰兒的知識。
- 與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保持良好的溝通,促進了解,在育兒方法上尋求共識,互相支持。
- 與其他家長溝通和分享經驗,建立支援網絡。
- 確保有充足的休息,例如可以安排合適的人選在產後幫忙料理家務和照顧嬰兒等。
- 按自己喜好抽時間進行休閒活動,例如散步、鬆弛練習或聯絡朋友。
- 保持健康飲食,不吸煙及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。
- 多點欣賞自己的付出。
如欲獲得更多詳情,請參閱衞生署單張。
資料來源:衞生署
2025年2月4日